關於「讀後感」

by 小節

本來這周想寫《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?》的讀後感。
剛起步就遇到第一個問題:

我到底要怎麼寫?

「讀後感」照字面上的意思,「讀書之後的感想」,所以可以直接跳過書的內容嗎?
思考跳躍的我,不要說是別人了,過了兩天再回來看,就不知道在寫三小了吧。
從小到大的作文課,一定有寫過讀書心得。當我忘了,無論練習或實戰,從沒拿過作文滿級分。



別人怎麼寫?

老方法估狗,兩大方向

  1. 看別人寫的部落格讀書心得/讀後感
  2. 直接查詢如何寫讀書心得/讀後感

看別人寫的部落格讀書心得/讀後感

「認真的」部落格,寫所謂書評或讀後感,會以推薦這本書的角度來寫,大篇幅引用書中內容。就算不是引用書中內容,也只是用自己的話,把書裡面的內容重新說一次。提及個人經驗的部分,是少之又少。也許,對大部分點進這篇文章的人來說,寫書評的人的個人經驗,一點都不重要,他們只想了解書的內容而已。

直接查詢如何寫讀書心得/讀後感

出現一堆教中小學作文的文章。摘要、挑幾個有感的章節詳細說明,最後加入一點感想。像是高中作文的模板,開門見山、挑一個名人故事、自己的故事、萬用句結尾四段。對只是為了寫作文的人來說,是好的,能寫出一篇架構完整的文章。但就像當初查如何寫部落格一樣,架構只是參考。

所以我要怎麼寫阿?

關於「推薦」的幾個自我答辯

我推薦書嗎?推薦阿,不然也不會讀完整本,也不會想要寫讀後感。

推薦就一定要寫書的內容嗎?對阿,不然被推薦者怎麼知道書裡面在說什麼。除非,他們認識現實中的我,或是喜歡我、對我有興趣,才會因為「我的推薦」而去看這本書。但一來,我不是什麼偉人名人;二來那就不是被書本人吸引了,這是我的目的嗎?

雖然推薦,但要做「推薦」這個行為嗎?會問這個問題,答案已經很明顯了。不用吧,反正想看的人就會看了。我當初也不是看任何人的推薦,只是在網路世界閒晃看到,就借回家了不是嗎?喜歡法國、哲學,這幾個關鍵字的人,看了書名很自然會想再看下去。想看下去的話,去看網路書店的簡介,不是寫得更好嗎?

討論這些推薦來推薦去的。講再多都不比一個理由直接說服我,那就是:老娘就不想做「推薦」行為,為了推薦而推薦。書變成主體,我變成客體,開什麼玩笑阿。開部落格本來就是為了自己爽而已,看看初衷阿寶貝。

敘述「別人怎麼寫」,發現了什麼?

我很重視個人經驗。

所以問題聚焦在,我要怎麼把,因為這本書觸發的個人經驗,無論是過去、現在或未來想改變的行為,使用文章寫出來?這與傳統的讀後感,不太一樣。

思考屬於我的讀後感

一開始構思寫讀後感時,拋出了很多想法上的關鍵字,卻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材料,煮成美味好吃、擺盤又好看的料理。
網路上卻又找不到自己滿意/喜歡的資訊,當然很可能是關鍵字搜尋不對,或是我太挑但這都不重要。
就像高中探索人生的時候,也是找遍了能夠觸及的資源,卻沒有一個自己滿意的解答。
自己的問題還是要自己解答,只有自己思考出來的,才是能夠服貼自身的。
同時,只有自己是無法思考的。我們都是參考外界的資訊,才能夠有新的火花。
這麼說來那些看似找不到解答的過程,就像找到九十九個無法讓燈泡亮的方法,而非失敗。

怎麼突然像某種心理勵志文章了傻眼。

讀後感的樣子

文章可以列大綱,大概知道要寫什麼。但就像任何事情,都是在做的過程,才慢慢建構出成品的樣子。

現在可以確定的是,我的讀後感,很大的篇幅都會訴說個人故事、個人經驗、個人閱歷。反正,就是很可能只對我有意義的事情。我作為主體,書作為客體。如果照正常邏輯看,可能會覺得大離題了,畢竟我本來就不是寫「讀書筆記」。

提及書本人的部分少,然而書卻讓我思考、感受生活的方式不同了。
我看書也不會貼一堆標籤紙,或是記下很多佳句。為了寫讀後感而回去翻,我認為有點本末倒置,除非是真的很喜歡的句子或觀點。

所以,我也很期待自己的讀後感,會是什麼樣子呢?

就像 18 歲的時候,在嘴砲說 36 歲時的我們,會是什麼樣子呢?

你可能也喜歡的文章

Confie-toi ici